全球基督教與世界主要宗教概況(二)

Todd Johnson | 2021-07-19

基督徒的分佈

基督教最美的地方,就是它存在於全世界所有民族當中。我們可以從在歐洲的基督徒那裡學到功課,然而歐洲的基督教並不是全世界其他地方基督信仰的標準。在下面的地圖中,可以看到基督徒在各種不同省份的存在。圖中深色的地方基督徒比較多,淺色的地方是基督徒比較少的地方。然後可以看到基督徒各種不同的傳統以及不同的宗派,我們講到天主教徒、新教徒,仔細看的時候,然後你就會發現,比如說在拉丁美洲大部分是天主教徒,在俄羅斯大部分是東正教徒教,非洲某些區域主流的信仰是獨立的教派以及新教,在埃及有許多的東正教。

我們對於基督徒的定義,是根據他們的自我定義,即他們是否認為自己是基督徒。我們以這個角度來做調查。因為我們的根據是「當他們說自己是基督徒的時候,就算他們是基督徒」。我們可以以「誰去教會」或「誰禱告」等方面研究,也可以去研究神學,但是我們的研究是讓他們說自己是誰,如果他們認為自己是,我們就算他們是。

現在有45,000個宗派,這比柏瑞德弟兄開始研究的1982年所發現的數據多了一倍,其中幾乎一半是天主教徒,新教和獨立宗派僅次其後。東正教徒人數在減少,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20世紀前後的信仰逼迫。我們現在看在福音派的基督徒,在1900年92%的福音派基督徒都是在北半球,而現在北半球的福音派基督徒佔了全球福音派基督徒人數的23%。換句話說,77%福音派的基督徒是在南半球。根據南北半球福音派人口比例如此的變化,我們不應該把福音派基督徒認為是在歐洲的基督徒。

福音派正在發生轉移

我們再看這個圖表。在南半球福音派基督徒在120年間從8%增加到77%,它應該代表許多重大的意義。對許多人來說,基督教是要帶給全世界所有人,這個是有重大意義的好消息。因為相比於120年前,我們更加接近於“福音遍傳萬民”的目標。但是我們在研究基督徒的時候,讀到這些不同宗派時,我們發現五旬節派和靈恩派有更多人是在南半球,有86%五旬節派以及靈恩派是在南半球,這是另外一個我們所研究的群體。所以福音派跟靈恩派是在基督教裡面,他們是基督教裡面的兩個運動,而非單獨的信仰傳統。

基督徒是一個分裂的團體嗎?還是合一的身體呢?大家希望看到,就是基督教雖然有許多不同的種類,但卻都是跟隨同一個主——同一個救主。我們看各種不同的語言,語言非常的重要。第一個基督徒使用的語言最多的就是西班牙語,這並不是因為大部分基督徒在西班牙,乃是在拉丁美洲,有最多的基督徒他們的母語是西班牙語。第二個母語就是英文,其中包括在英國的皇室裡有許多基督徒,英語是第二個最大的語言。第三個基督徒使用的語言是葡萄牙語,並不是因為葡萄牙而是因為巴西。巴西差派宣教士到全世界各地,這是一個非常有動力的地方。第四個語言是俄語,那是因為是俄羅斯的東正教會。差不多三四十年前,因為整個蘇俄的解體,所以東正教就開始起來。最後是中文,中文的普通話也是常使用的語言,主要在中國,也存在於全世界其他地方。

西方的讚美詩或合唱音樂?

當你繼續看全世界基督徒的語言,就會看到南半球的語言不斷在這個清單上出現並且排名靠前,歐洲的語種排名卻不斷靠後,正如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基督教的全球人口轉換。當我們看全世界基督徒,看各個不同地方的基督徒的時候,我們都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在敬拜的時候,我們都是聽到從西方來的聖詩和從西方來的的合唱音樂呢?為什麼我們不想要多聽到一些從各個世界各個地方來的音樂呢? ——不單是用自己的語言來唱詩歌,也用自己的語言來創作他們自己的聖詩,甚至世界其他地方的基督徒也用他們所創作的詩歌來敬拜。我想在這個種族頌讚學(Ethnodoxology)的研究範疇,對原住民音樂的研究正在全世界興起,希望我們基督徒也能夠很快受惠於這個研究,以至於影響對基督教信仰的認識,不再像之前那樣認為——「基督教是西方的信仰,為什麼我們要創作本土的敬拜歌曲」。

在非洲,有最多的基督徒,基督徒從1900年9%到2020年49%,人口是從一千萬到六億六千七百萬。柏瑞德講的沒有錯,在2000年的時候有三億五千萬,現在有六億六千萬。在剛果共和國,基督徒比例從1%到95%,非洲現在是有最多基督徒的一個洲,過去是歐洲,現在是非洲。再過不多的時候,我們向人介紹自己的基督教信仰,就會說,自己所相信的是一個以非洲信徒為主流群體的信仰。再把基督教定義為歐洲的宗教,是不合適的。

基督教的中心在哪裡?

2017年,我在Wittenberg參加一個福音派的紀念新教改革500週年的會議,我分享說在2017年有超過40%的福音派基督徒在非洲,但是在那個超過百人的會議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非洲的弟兄姐妹。當時我旁邊坐著一個從加納來的非洲基督徒,在那裡有一位講員在台上說:“我希望非洲人都能夠來到這個餐桌上面。”但是在我旁邊的這位加納朋友輕輕地回應了一句加納諺語:“邀請我們來到這個餐桌上是好的,但是更好的是邀請我們來到廚房。”我分享這個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歐洲的基督徒他們現在已經是少數,不應該由他們來決定基督教全球的動向,我們必須看到一個轉變,歐洲和北美的基督徒成為整個信仰群體的少數時,不應當由他們來告訴所有的基督徒要做什麼,甚至不應當由他們來說,邀請主流群體。當全世界的基督教轉移到南半球,隨之而來的要有基督教信仰在領袖和異像上的轉換。

亞洲聞名於宗教多元性,亞洲基督徒比例從1900年的2%升高到2020年的8%。換句話說,是從二千二百萬增長到三億七千九百萬。歐洲基督徒過去120年減少了不少,從95%到76%。但是從變化的曲線圖中仍然有稍微高起來的部分,那是當共產主義崩潰的時候,有許多東正教就開始發展。現在在歐洲仍然有五億六千五百萬的基督徒。那關於拉丁美洲,在過去120年拉美的基督徒佔全球基督徒人口的比例稍微有一點的減少——人數則從六千兩百萬增長到六億一千兩百萬。那你可能會注意到最近在拉丁美洲新教和獨立教會以及福音派和五旬節派的興起。在北美,我們也同樣經歷到宗教的多元性。基督徒從1900年的97%到現在的73%,從七千九百萬到二億六千八百萬,很多人都變成不可知論者或者無神論者。在大洋洲,包括澳洲、新西蘭,還有太平洋群島,我們看到基督徒的人數稍微增加一點,然後由於澳洲和新西蘭的世俗化,這個增速被減慢了,所以到現在有65%是基督徒。大洋洲其他地方有更多的進步,但他們人口數比較少。澳洲跟新西蘭主導了大洋洲基督教發展的曲線圖。在中東,我們看到基督徒人口比例相對於基督教發源的初期減少了許多,在1900年有12.7%,到現在2020年是差不多4.2%,到2050年會低於3%。我們寫了一片文章,名為“基督徒在中東的’出埃及記’。”中東基督徒的人數會越來越少,這是我們都需要關注的,因為這裡是基督教開始的地方。比如說土耳其,土耳其在1900年差不多有25%的基督徒,現在是0.3%。

宗教的兩個趨勢

關於宗教有兩個我們沒有預測到的趨勢:在21世紀,第一個趨勢,雖然許多頂尖學者預測宗教會消失,但是這世界是變得更多的宗教化,在1970年全世界有81%的人口宣稱他們是有宗教性的,現在有89%。這包括在共產主義的崩潰期,在許多人口眾多的國家,像中國和印度,在那裡宗教的興起。第二,這個世界不但是更宗教化,而且宗教更多元化。特別是我們從一個國家來看,尤其是在宗教多元性的亞洲,新加坡在2020年是宗教最多元化的一個國家,當中有七個宗教超過其人口的1%。我常常思考,為什麼北半球的基督徒寫書在談論「要跟不同宗教人相處在一起」,在新加坡十人中有九人能夠很自由自在的跟不同宗教人相處,然而在北半球卻是十人中只有一人。我想讀新加坡人所寫的關於宗教多元性的書,基督教在新加坡也在發展。我相信應當由亞洲人來寫這樣的書——「基督徒跟其他宗教人相處在一起」,而非由歐洲人來寫這樣的書,尤其在美國有排外主義,近來有一些仇恨的行為發生在美國社會當中,這裡的人需要幫助,需要讀一讀亞洲人寫的關於如何與多元宗教背景的人相處的書。

基督徒和穆斯林的人口比例達到全球三分之二

在這些數據的變化當中,可以看到在1800年,基督徒跟穆斯林加起來是世界人口的33%,在2020年,基督徒和穆斯林是全世界人口的57%,我們預測2100年之前這個比例可能會增加到66%。因此基督徒跟穆斯林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的重要。我在哥頓學院教授一門課程叫“基督徒與穆斯林的關係”,我對此非常有熱情。讓我們看看在哪個城市裡面有最多的基督徒?從1900年大部分都在北半球,在2020年大部分都是在南半球,就是這些最多基督徒的城市。基督徒也是越來越多的都市化,基督教在各個不同的民族家庭的狀況——有些地方有許多基督徒,有非常少的基督徒。

宣教

哪個國家差派最多的宣教士呢?在前文中我有提到說,巴西人在差派宣教士。有許多地方在差派宣教士。美國是差派最多宣教士也接受最多宣教士的國家。另外,有87%的穆斯林、印度教徒、佛教徒並不認識任何的基督徒,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方面,因為基督教是一個道成肉身的宗教,我們的期待是其他宗教信仰的人認識我們。我想一個理由是,許多基督徒過去是在歐洲或者是北美洲聚集,他們不會跟其他人來建立朋友的關係,但是當有更多的南半球基督徒的時候,我想這些就會改變,我相信能夠接待客人以及跟別人做朋友,這對於將來宣教是非常的重要。在感恩節的時候有一些留學生來到我們家裡,當我問他們來到美國的情況,他們會跟我說:“我沒有去過其他美國家庭,直到我被邀請到你們家裡來。”在這個地方有「接待客人」的問題需要面對和改變。

我相信基督教是一個全球性的宗教,但基督教真正的全球化,並不是說它在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有就是全球化。真正基督教的全球化需要兩個條件:第一,每個本土教會必須給予他們自由來重新思想並且表達,藉著耶穌基督神和這個世界的關係。換句話說,是他們可以有自己文化表達的神學,並且這樣的神學能夠被全球的基督徒所尊重。第二,每個本土的信仰群體應該看待自己和其他地區的信仰群體是同等的,能夠在信仰和神學上批判和對話,對悠長的基督教傳統做出貢獻。

*本文稿整理自3月22日由芝加哥華人基督教聯會主辦,芝華宣道、國際愛穆協會和華人策略聯盟協辦的講座“The State of Global Christianity and World Religions”,感謝演講員Todd Johnson授權予芝華宣道把講座內容翻譯為中文,並提供講座部分圖表隨文發布。講座信息的續篇文稿將會後續推出。

*講員介紹:Todd M Johnson是戈登-康威爾神學院(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宣教和全球基督教」傑出教授,以及「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的聯合主任。Dr. Johnson是波士頓大學文化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他也是波士頓大學文化、宗教和世界事務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領導一個關於國際宗教人口統計的研究項目。他同時也是《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第二版和第三版)的合著者、《全球基督教地圖》的合編者,以及10卷本《愛丁堡全球基督教指南》系列的編輯(與Ken Ross合作)。他也是「世界基督教數據庫」和「世界宗教數據庫」的共同編輯。